东湖诗
[宋代]:李廌
翠荇弄水时出没,紫蓴浸滑涎蜿蜒。
川光遥接行潦前,野气空阔浮寒烟。
常思郢客解刺舡,岂解乘槎上青天。
又思吾儿能测渊,岂能夺得骊颔蠙。
上升却回复入海,只恐澄海为桑田。
翠荇弄水時出沒,紫蓴浸滑涎蜿蜒。
川光遙接行潦前,野氣空闊浮寒煙。
常思郢客解刺舡,豈解乘槎上青天。
又思吾兒能測淵,豈能奪得骊颔蠙。
上升卻回複入海,隻恐澄海為桑田。
唐代·李廌的简介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共有诗(227篇)
宋代:
李纲
松林缭峻岭,百尺森葱青。不知何年种,天矫乱龙形。
浓阴翳修途,当暑有馀清。长风一披拂,时作波涛声。
松林缭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明代:
罗万杰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萧然称野情。
露下空山客袂涼,殘荷新菊疊衰榮。池邊宿鳥翻林影,竹裡流泉雜磬聲。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對月不凄清。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蕭然稱野情。
:
弘历
平生山水心,胜地辄留咏。虚轩惬远寄,万象供临凭。
岚霭朝夕变,峰峦前后映。秀是图画体,贞为松柏性。
平生山水心,勝地辄留詠。虛軒惬遠寄,萬象供臨憑。
岚霭朝夕變,峰巒前後映。秀是圖畫體,貞為松柏性。
清代:
陆求可
六花堆积满乾坤,一色更无痕。但分山水高低处,与林庐城郭江村。
蜡屐扶筇,印生屐齿,回首失柴门。
六花堆積滿乾坤,一色更無痕。但分山水高低處,與林廬城郭江村。
蠟屐扶筇,印生屐齒,回首失柴門。
近现代:
严古津
正忆春风帐,驱车过古城。论茶供侍坐,看竹自从行。
吴下言夫子,江东阮步兵。龟堂诗万首,笺注喜初成。
正憶春風帳,驅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