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白朴的诗 > 驻马听·舞

驻马听·舞

[元代]:白朴

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

舞蹈 

驻马听·舞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凤凰形发髻盘成空花,袅娜腰肢温润轻柔。转移变换莲步,像汉宫赵飞燕那般美艳风流。鼋鼓疾响演奏《梁州》舞曲,随舞曲翻飞绣着鹧鸪的春罗衣袖。送上锦缎缠头,情郎哥错认成风前的春柳。

注释

飞燕:用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典故.

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鼍,即扬子鳄。梁州:指《梁州》大曲。

刘郎:一般采用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

驻马听·舞鉴赏

  “驻马听”是这首小令的曲牌。这首小令描写人体造型的艺术魅力。全曲紧扣着舞姿来写。“凤髻蟠空,袅娜腰肢温更柔”,从发式和体形两者点染舞者的精致装饰和天生丽质。“轻移莲步,汉宫飞燕旧风流。谩催鼍鼓品梁州,鹧鸪飞起春罗袖。”描写舞者的具体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征,用轻衫飘舞、莲步轻移、罗袖翻飞的动态形象,和汉宫赵飞燕“旧风流”的恰当联想,以及突出鼍鼓频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乐特点,简练、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舞姿的优美和场面气氛的热烈。“锦缠头,刘郎错认风前柳”用作为观众代表的“刘郎”眼光,用他“错认风前柳”的幻觉形象,渲染、强调了舞者留给观众的难忘印象。

  这首小令写法极其夸张,强调了舞蹈艺术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见如闻之感,其用语之典雅、清丽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白朴简介

唐代·白朴的简介

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白朴共有诗(155篇)

猜你喜欢

送姚处士归亳州

唐代刘得仁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人月圆 即事

林修竹

池塘半亩新荷小,梦稳日方长。藤床竹枕,心平气爽,初夏风光。

青春何处,年华如逝,无限思量。寄怀只在,风花雪月,恕我清狂。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二

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皖江舟中

清代陶士契

廓落湘中客,羁迟皖水偏。江鸣孤棹雨,云乱远村烟。

壮志惭浮梗,名场笑聚膻。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陇上遇雨

宋代刘跂

陇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穷避无所。昆阳之战飞屋瓦,白登之围矢交下。

从者散去马可怜,故人借我非我马。上坡历块已攲侧,下坡流滑攒四脚。

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四

明代林光

斯文曾未识荆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画舫莫随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扫除俗虑新茅笔,披过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几宜担负几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