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宋代]:王安石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後。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留狃。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
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捄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
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
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
岂无济无术,使尔安畎亩。
故今二三公,戮尹思矫揉。
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
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
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
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谘诹,无择壮与考。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餘聞古之人,措法贻厥後。
命官惟賢材,職事又留狃。
止能權輕重,王府則多有。
豈嘗搉其子,而為民父母。
當時所經營,今十已毀九。
其一雖幸在,漂搖亦将朽。
公卿患才難,州縣固多苟。
诏令雖數下,紛紛誰與守。
官居甚傳舍。
位以聲勢受。
既不責施為,安能辨賢不。
區區欲捄弊,萬謗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誰當執其咎。
勞心适有罪,養譽終天醜。
豈惟祖子孫,教戒及朋友。
貴者大其領,詩人歌四牡。
至尊空獨憂,不敢樂飲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無糗。
鄉闾人所懷,今或棄而走。
豈無濟無術,使爾安畎畝。
故今二三公,戮尹思矯揉。
永惟東南害,茶法蓋其首。
私藏與竊販,犴獄常紛糾。
輸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販陳彼雜惡,強賣曾非誘。
已雲困關市,且複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謂民知可否。
出節付群材,詢謀欲經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壽。
因知從今始,漸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選使自朝右。
聰明諒多得,為上歸析剖。
王程雖薄遽,邦法難鹵莽。
願君博谘诹,無擇壯與考。
餘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獨當征求任,尚恐難措手。
孔稱均無貧,此語今可取。
譬欲輕萬鈞,當令衆人負。
強言豈宜當,聊用報瓊玖。
唐代·王安石的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共有诗(1607篇)
清代:
张廷玉
溪流曲曲绕柴门,石作屏风树作垣。每与野人临水坐,梅花香里话君恩。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裡話君恩。
宋代:
释善珍
草没亭台不见踪,故交掩泪立寒风。
食鱼客去余空馆。放鹤童归弃旧笼。
草沒亭台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餘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明代:
申佳允
一望云烟渺,蛩声四壁秋。有怀频问月,无兴强登楼。
水隔三秋恨,星分两地愁。相思浑不寐,欲汎剡溪舟。
一望雲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
傅义
春秋八十忆征程,曾历崎岖大不平。腹贮麟经虔授业,心源鲤对夙通灵。
却因家世遭奇祸,谁惜书生是至诚。文字复能娱晚景,雍容风雅重词林。
春秋八十憶征程,曾曆崎岖大不平。腹貯麟經虔授業,心源鯉對夙通靈。
卻因家世遭奇禍,誰惜書生是至誠。文字複能娛晚景,雍容風雅重詞林。
唐代:
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见多。生涯在王事,客鬓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声即润河。还从汉阙下,倾耳听中和。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鬓各蹉跎。
良守初分嶽,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阙下,傾耳聽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