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攲字的解释

拼音 qi yi ji 注音ㄑ一 一ˇ ㄐ一
部首支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DSKC 统一码6532
笔顺一ノ丶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丶
名称横、撇、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横、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ㄑ一)

1. 倾斜:“攲帆侧柁入波涛。”

其他字义

yi(一ˇ)

1. 古通“倚”,斜靠着:“攲枕听鸣蛙。”

其他字义

ji(ㄐ一)

1. 持箸取物。

异体字

  • ?
  • ?
  • ?

English

up; uneven

※ 攲的意思、基本解释,攲是什么意思由词海通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qi

〈形〉

(1) (形声。从支,奇声。( ji)本义:用箸夹取) 引申为倾斜不正 [tilted]

孔子观于 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荀子·宥坐》

(2) 又如:攲器(倾斜易覆的器具。古指改装过的汲水陶罐);攲斜偃蹇(倾斜歪曲);攲侧(倾斜);攲案(一种可以躺着看书的斜榻。相传最早为曹操所作)

康熙字典

攲【卯集下】【支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去奇切《集韻》丘奇切,?音崎。《說文》持去也。

《家語》孔子觀於周廟,有攲器焉。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攲。《荀子·宥坐篇註》攲器,傾敧易覆之器。

《廣韻》居綺切《集韻》舉綺切,?音掎。義同。《類篇》一曰不平。◎按攲字與攴部敧字不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攲【卷三】【支部】

持去也。从支奇聲。去奇切文二重一

说文解字注

(攲)持去也。支有持義。故持去之攲從支。宗廟宥座之器曰攲器。按此攲當作。危部曰。、也。竹部箸訓飯攲。此攲亦當作。箸必邪用之。故曰飯。廣韵。、不正也。玉篇曰。攲今作不正之。从支。奇聲。去奇切。按廣韵曰。說文居宜切。此本音隱。葢後人借爲字。從危讀去奇切也。攲、奇聲。古在十七部。、支聲。古在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