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行
[魏晋]:曹叡
王者布大化。
配干稽后祇。
阳育则阴杀。
晷景应度移。
文德以时振。
武功伐不随。
重华舞干戚。
有苗服从妫。
蠢尔吴中虏。
凭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
瞻仰靡依怙。
皇上悼愍斯。
宿昔奋天怒。
发我许昌宫。
列舟于长浦。
翌日乘波扬。
棹歌悲且凉。
太常拂白日。
旗帜纷设张。
将抗旄与钺。
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
清我东南疆。
王者布大化。
配幹稽後祇。
陽育則陰殺。
晷景應度移。
文德以時振。
武功伐不随。
重華舞幹戚。
有苗服從妫。
蠢爾吳中虜。
憑江栖山阻。
哀哉王士民。
瞻仰靡依怙。
皇上悼愍斯。
宿昔奮天怒。
發我許昌宮。
列舟于長浦。
翌日乘波揚。
棹歌悲且涼。
太常拂白日。
旗幟紛設張。
将抗旄與钺。
耀威于彼方。
伐罪以吊民。
清我東南疆。
唐代·曹叡的简介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共有诗(18篇)
明代:
王廷陈
筑室清溪曲,为园古道傍。苔痕侵户牖,云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渔舟隐绿杨。偶然幽兴惬,搔首放歌长。
築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雲色上衣裳。
牧笛依青草,漁舟隐綠楊。偶然幽興惬,搔首放歌長。
宋代:
姜夔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越國霸來頭已折,洛京歸後夢猶驚。
沉思隻羨天随子,蓑笠寒江過一生。
宋代:
张纲
坐看飞雨激风雷,忽变晴空万里开。残暑暗随檐溜去,新凉频逐树声来。
朱弦奏罢空三叹,白酒篘残尚一杯。病懒怕催诗债急,彊吟狂斐不知裁。
坐看飛雨激風雷,忽變晴空萬裡開。殘暑暗随檐溜去,新涼頻逐樹聲來。
朱弦奏罷空三歎,白酒篘殘尚一杯。病懶怕催詩債急,彊吟狂斐不知裁。
宋代:
赵蕃
徐家笔力见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黄。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输滕阁擅三王。
徐家筆力見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黃。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輸滕閣擅三王。
明代:
李之世
黄云山下漏声声,记得同师采药行。莎径稻田扪露遍,撷来蔓草不知名。
黃雲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扪露遍,撷來蔓草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