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晋王大令保母帖
[宋代]:汤炳龙
曹娥洛神遍堪舆,保母后出争澜趋。
一时耳目喜新毕,九原谁复哀意如。
世人重艺不重义,每以好奇夸好事。
集古金石半丰碑,逝者似为书者累。
八百余载四字全,政同悬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兴邻。
但道青毡故家物,肯因陵谷邻枯骨。
耳孙犹尔况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盗犹兰亭,必无可欲乃妥灵。
黄閍前车已如此,安何金蝉之墓终弗毁。
曹娥洛神遍堪輿,保母後出争瀾趨。
一時耳目喜新畢,九原誰複哀意如。
世人重藝不重義,每以好奇誇好事。
集古金石半豐碑,逝者似為書者累。
八百餘載四字全,政同懸崖三百年。
王畿不悟王元象,不如果也能興鄰。
但道青氈故家物,肯因陵谷鄰枯骨。
耳孫猶爾況他人,崇韬安生何可忽。
昭陵之盜猶蘭亭,必無可欲乃妥靈。
黃閍前車已如此,安何金蟬之墓終弗毀。
唐代·汤炳龙的简介
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汤炳龙共有诗(13篇)
宋代:
杨万里
虞丞相与赵将军,同策江淮第一勋。
大羽进贤今寂寞,凌烟颂里感风云。
虞丞相與趙将軍,同策江淮第一勳。
大羽進賢今寂寞,淩煙頌裡感風雲。
宋代:
方岳
才出城来便不同,绿杨微指藕花风。
过湖船用百钱买,卧看云归南北峰。
才出城來便不同,綠楊微指藕花風。
過湖船用百錢買,卧看雲歸南北峰。
清代:
顾信芳
雨过晴窗,参差花影和帘捲。袖罗寒浅。独立闲庭晚。
新雁横空,天写秋云怨。斜阳岸。乱愁千点。落叶西风满。
雨過晴窗,參差花影和簾捲。袖羅寒淺。獨立閑庭晚。
新雁橫空,天寫秋雲怨。斜陽岸。亂愁千點。落葉西風滿。
明代:
王鏊
天将雨,山出云,平原草树杳莫分。须臾云吐近山出,远岫婪酣吞欲入。
映空明灭疑有无,先后高低殊戢戢。想当画史欲画时,磅礴含章几回立。
天将雨,山出雲,平原草樹杳莫分。須臾雲吐近山出,遠岫婪酣吞欲入。
映空明滅疑有無,先後高低殊戢戢。想當畫史欲畫時,磅礴含章幾回立。
明代:
何巩道
未得理归棹,还栖江上楼。钟疏遥隔水,寒浅尚疑秋。
月色从今满,江声自古流。夜乌啼不住,知是宿城头。
未得理歸棹,還栖江上樓。鐘疏遙隔水,寒淺尚疑秋。
月色從今滿,江聲自古流。夜烏啼不住,知是宿城頭。
明代:
孙蕡
令子内庭书制诰,佳孙复作序班郎。一门三代沾恩泽,更着锦衣归故乡。
令子内庭書制诰,佳孫複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着錦衣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