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黎民表 > 黎民表代表作品

黎民表的诗词

本页收录黎民表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黎民表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黎民表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黎民表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黎民表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六

明代:黎民表

结曲花源路,柴门复几层。酒醒游客散,松杪出残灯。

石室山寄沈纯甫

明代:黎民表

石室经奇久未回,因思许靖向南来。刺桐花拥蛮姬醉,白芷歌传逐客哀。

漓水半黄遥入海,楚山将暮一登台。羊何旧好虽能赋,不共流霞竹下杯。

春日同许元复顾汝由兄弟游白云观

明代:黎民表

万行珠树接丹丘,白日曾传驾彩虬。鸡犬已随金节去,衣冠不见翠华游。

人间陵谷成千载,劫外乾坤自十洲。行客只贪风景乐,岂知芳草易生愁。

大慈仁寺国姻辞侯隐于此

明代:黎民表

高台临净土,远近见神州。吉梦曾徵帝,真僧昔让侯。

珠璎从喜舍,金碧尽冥搜。有树皆成宝,无枝不似虬。

燕京书事 其四

明代:黎民表

西宫瑶草日芳菲,珍馆春深碧浪围。朱字署成华露湿,紫泥封进鹤群飞。

履随虚步瞻依切,帘隔天颜笑语稀。不见平津开阁待,经旬休沐始言归。

经山人李子长墓

明代:黎民表

坟前鸟雀啄高枝,过客能传处士诗。食肉未为何点累,解酲终笑季伦痴。

荒山裸葬非违俗,流水浮名尚有碑。独鹤不归华表柱,麒麟高冢几累累。

残腊同姚元白郭次甫梁思伯顾汝和过子与

明代:黎民表

北来裘马苦风尘,一卧长安值早春。垂趐云霄成倦客,淹情丘壑羡时人。

梅花远道心应折,浊酒他乡意倍真。白发过逢知不厌,柏梁歌颂几回新。

韦园别子与得谈字

明代:黎民表

宾御促征骖,离觞且共衔。春风吹杜若,野日上松杉。

郡外嵩高色,尊前史汉谈。竹林吾党在,何必羡江南。

隐园杂咏十七首 其十六 萃止居

明代:黎民表

眷然京华游,岁暮心无已。寄谢陶柴桑,今朝真已矣。

十三夜过苏子川兄弟

明代:黎民表

残雪留寒在,空庭占月多。玉珂停上客,红袖拂清歌。

劈杏调香酪,分杯试海螺。谢家兄弟好,邻并忝羊何。

九日游菖蒲涧

明代:黎民表

五岭仙灵宅,霞踪昔此留。青骡迷碧海,玉舄下丹丘。

绝壑纷瑶草,飞泉带藻旒。探杯犹粤井,拾翠有灵洲。

烂柯山

明代:黎民表

白石经时烂,仙踪岂易寻。但传看奕去,不记入山深。

蛮触悲人世,沧桑阅古今。丹砂君莫问,对酒且披襟。

朱贞吉孔阳昆玉以予校刻复古编有诗见讯奉答

明代:黎民表

天禄归来日,谁知四壁空。技应怜刻鹄,文不悔雕虫。

副墨名山在,馀生雅尚同。何时捉谈麈,披写对兴公。

同李阳谷袁进士暨儿琰夜集得峰字

明代:黎民表

萍水惬相逢,春杯入夜浓。宫云流五色,城雪拥千峰。

花月留飞舄,才名得卧龙。殷勤此携手,霞外觅行踪。

郭山人次甫从东海来将游北海留止轩中因赠 其二

明代:黎民表

采药三年别,乘风万里游。可怜丛桂约,又过菊花秋。

大梦君先觉,多岐古所尤。鲁连空蹈海,何似驾苍虬。

送子与同次甫作 其四

明代:黎民表

愁心贮折麻,佳期怨采绿。思君肠九回,何似黄河曲。

咏怀濠上古迹寄李伯承 其三

明代:黎民表

云台峰上五龙仙,吏部才人亦好玄。双剑精灵成寂寞,解颐还有李青莲。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七 总芳径

明代:黎民表

人閒无俗累,日与花为友。恶客应不来,琴尊落吾手。

佛日范子宣朱汝修过斋中

明代:黎民表

多病谬为趋府吏,对君何异在家僧。散朝微雨清丹地,卧阁千峰拥翠层。

图佛岂知成白首,修心犹未到初乘。宗雷旧似能相逐,销尽莲花半夜灯。

朱宗良用晦贞吉巍甫佳甫杨懋功方士功赵修甫邀集东湖草堂

明代:黎民表

豪游何似习家池,爽气西来晚共披。一径兰苕鸣翡翠,满湖秋浪浴凫鹥。

微名莫问青藜杖,高调仍多白雪词。若有片言能止辇,桂丛吾敢负归期。

奉答用晦

明代:黎民表

三江晴色起飞鸿,芳讯遥传自楚宫。紫气独看南斗外,阳春多在郢楼中。

薄游岂有裾堪曳,上客多惭瑟未工。湖海一身从此去,澧兰吟望思无穷。

朱宗良吉甫巍甫佳甫方士功赵修甫彭稚修招饮

明代:黎民表

梧竹成阴送晚凉,可怜星聚在江乡。倦游客己辞梁苑,大雅名今起豫章。

归棹琴樽堪作伴,还家松菊未全荒。怀人千里看明月,偏照龙沙水一方。

楼居新成 其一

明代:黎民表

江上黄尘不可游,中林小筑胜丹丘。北城隐地闻钟鼓,西塔横空挂斗牛。

万里己归馀皂帽,一枝差足慰菟裘。春鸿知尔深延伫,王气常依翡翠楼。

同陈使君于舜酌肖甫宅

明代:黎民表

寂寂疏帘过雪馀,寒灯相对省郎居。紫貂可贳燕台酒,红烛仍停使者车。

霜落禁中随雁断,夜阑星斗插檐虚。清歌缓舞休辞醉,江海怜君畏简书。

胡北部卓孝廉自吴门至暂憩官舍过讯

明代:黎民表

与君倾盖潞河堤,千里长林暝色低。旅服已经残雪后,征轺犹驻朔云西。

梅花暂索仙曹赋,春酒应从箬下携。此去云霄多旧识,黄金台上共扳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