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静
词语解释
肃静[ sù jìng ]
⒈ 严肃而安静。
例全场一片肃静。
厅堂里很肃静,只有一彪形大汉昂头挺胸坐在一张椅子上。——《潘虎》
英solemn silence reigns;
引证解释
⒈ 肃清;使安定。
引《世说新语·吕藻》“桓大司马 下都”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兴寧 九年,以 温 克復旧京,肃静华夏,进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大司马,加黄鉞,使入参朝政。”
《魏书·张彝传》:“羌 夏畏伏,惮其威整,一方肃静,号为良牧。”
宋 钱若水 等《太宗皇帝实录》卷七八:“遂下詔令州县检责,俾乡豪更相统驭三年,能肃静寇盗民庶安堵者,并以其豪署州县职以劝之。”
⒉ 旧时王侯、官员等外出时禁止闲人喧哗之辞。
引《儒林外史》第六回:“﹝ 严贡生 ﹞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迴避’的白粉牌,四根门鎗,插在船上。”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肃静! 匈奴 大单于车驾就要进宫,车驾已经来到 未央宫 前,后宫肃静!”
⒊ 严肃寂静。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只见那些兵一字儿面北排班站着,一个个擎枪在手,肃静无哗。”
巴金 《家》八:“于是全个广场马上变得非常肃静了。”
丁玲 《一九三〇年春上海》十:“开始的时候,由主席临时推举了一个穿香港布洋服的少年做政治的报告,大家都很肃静。”
⒋ 指没有违犯礼法或禁例的事情发生。
引王闿运 《陈侍郎侧室李恭人行状》:“寝门肃静,妇职有程。”
李大钊 《平民主义》:“就是今世各国,政机的运用,大都肃静,没有压制人民的事。”
国语辞典
肃静[ sù jìng ]
⒈ 严肃寂静。
例如:「当国家元首进入礼堂时,顿时全场肃静。」
反鼓噪 喧哗 喧嚣 嚷闹 嘈杂
⒉ 平定。
例如:「肃静叛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生气勃勃的近义词(shēng qì bó bó)
切断的近义词(qiē duàn)
灿烂的近义词(càn làn)
当今的近义词(dāng jīn)
合拢的近义词(hé lǒng)
必需的近义词(bì xū)
主犯的近义词(zhǔ fàn)
逐步的近义词(zhú bù)
好听的近义词(hǎo tīng)
封闭的近义词(fēng bì)
拷打的近义词(kǎo dǎ)
乐园的近义词(lè yuán)
遗书的近义词(yí shū)
可惜的近义词(kě xī)
昏暗的近义词(hūn àn)
支持的近义词(zhī chí)
乌龟的近义词(wū guī)
哲学的近义词(zhé xué)
色泽的近义词(sè zé)
实际的近义词(shí jì)
完整的近义词(wán zhěng)
面面俱到的近义词(miàn miàn jù dào)
今后的近义词(jīn hòu)
偷偷的近义词(tōu tōu)
开花的近义词(kāi huā)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