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贼
词语解释
蝥贼[ máo zéi ]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证解释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
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国语辞典
蝥贼[ máo zé ]
⒈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也作「蟊贼」。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近败类
最近近义词查询:
必须的近义词(bì xū)
教授的近义词(jiào shòu)
目瞪口呆的近义词(mù dèng kǒu dāi)
不然的近义词(bù rán)
温柔的近义词(wēn róu)
消耗的近义词(xiāo hào)
安排的近义词(ān pái)
取得的近义词(qǔ de)
代价的近义词(dài jià)
破产的近义词(pò chǎn)
合法的近义词(hé fǎ)
会商的近义词(huì shāng)
种种的近义词(zhǒng zhǒng)
溶化的近义词(róng huà)
结草衔环的近义词(jié cǎo xián huán)
干劲的近义词(gàn jìn)
会萃的近义词(huì cuì)
不同凡响的近义词(bù tóng fán xiǎng)
停止的近义词(tíng zhǐ)
古里古怪的近义词(gǔ lǐ gǔ guài)
务必的近义词(wù bì)
口角的近义词(kǒu jiǎo)
悄悄的近义词(qiāo qiāo)
廉价的近义词(lián jià)
不应的近义词(bù yī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