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
词语解释
萧洒[ xiāo sǎ ]
⒈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英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引证解释
⒈ 见“萧洒”。亦作“萧洒”。
⒉ 清高脱俗;不拘束。
引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宗之 萧洒美少年,举觴白眼望青天。”
宋 曾巩 《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 济水 边。”
⒊ 清丽;爽朗。
引唐 韦应物 《善福寺阁》诗:“晴明一登望,萧洒此幽襟。”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曾巩 《江上怀介甫》诗:“江上信清华,风月亦萧洒。”
⒋ 冷落;僻静。
引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晁无咎 閒居 济州 金乡,葺 东皋归去来园,楼观堂亭,位置极萧洒,尽用 陶 语名目之。”
元 耶律楚材 《过东胜用先君文献公韵》之一:“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之一:“城南萧洒得吾庐,清德如村处士餘。”
⒌ 舒畅。
引唐 白居易 《兰若偶居》诗:“行止輒自由,甚觉身萧洒。”
宋 张先 《生查子》词:“当初相见时,彼此心萧洒。近日见人来,却恁相谩諕。”
⒍ 姿态自然,不呆板。
引唐 元稹 《画松》诗:“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宋 梅尧臣 《赋石昌言括苍石屏》:“根深称条叶,生意絶萧洒。”
宋 司马光 《双竹》诗:“萧洒駢瑶甃,连翩拂璧璫。”
⒎ 细雨飘飞貌。
引唐 李商隐 《细雨》诗:“萧洒傍回汀,依微过短亭。”
国语辞典
萧洒[ xiāo sǎ ]
⒈ 形容人清高绝俗、洒脱不羁。也作「潇洒」。
引《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反土气 拘泥
※ "萧洒"的意思解释、萧洒是什么意思由词海通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总合的反义词(zǒng hé)
至交的反义词(zhì jiāo)
动工的反义词(dòng gōng)
来年的反义词(lái nián)
黑闇的反义词(hēi àn)
流动的反义词(liú dòng)
别人的反义词(bié rén)
失调的反义词(shī tiáo)
一心的反义词(yī xīn)
起来的反义词(qǐ lái)
节制的反义词(jié zhì)
内地的反义词(nèi dì)
放心的反义词(fàng xīn)
拮据的反义词(jié jū)
主观的反义词(zhǔ guān)
拖延的反义词(tuō yán)
气呼呼的反义词(qì hū hū)
快捷的反义词(kuài jié)
滚动的反义词(gǔn dòng)
突然的反义词(tū rán)
兴旺的反义词(xīng wàng)
犯罪的反义词(fàn zuì)
交叉的反义词(jiāo chā)
索取的反义词(suǒ qǔ)
吃苦的反义词(chī kǔ)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