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
词语解释
三公[ san gong ]
1.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星名。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引证解释
1.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引《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2.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
3.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
4. 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惟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见《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5. 星名。
引《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张守节 正义:“三公三星在北斗杓东,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并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变出阴阳,主佐机务。”
《晋书·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国语辞典
三公[ san gong ]
1. 人臣中最高的三个官位:(1)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2)西汉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3)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杜佑也称为「三司」。
引《书经·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汉危无嗣,而公定之;四辅之职,三公之任,而公干之。」
《通典·卷十九·职官三公》:「后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2. 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
引《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调七政,和阴阳之官也。」
法语Trois Excellences
分字解释
造句
1.胖子在电脑上摆弄射电望远镜,三公里外的一个小岛上还真有两个美女在裸泳,海边坐着一个富家哥在边喝咖啡边看她们。
2.置酒梅林,焚香檀案,三公来焉!有洪谷子,与李商隐,邀白香山,长揖拜见。
3.钟离秋的这番话说的大度豁达,真情意切,令众英雄听之,无不生出不愧是风流三公子之首、钟离镜寒之子的想法。
4.再说,那三公子竟敢欺凌于他,被他榨取些钱物正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他是完全没有丝毫心理压力的。
5.有的一捆多三、四斤,有的一捆少二、三斤,折臂三公,每捆就按二十斤算吧。
6.杨赐夷然不惧:“四海皆陛下所有,何处不能安眠?然,蔡伯喈当世大儒,海内学宗,陛下使他弄琴在卧榻之侧,是为不敬,臣忝为三公,不能不谏!”。
7.为了获得好一点的评价,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州府小吏,无一不对许氏兄弟尤其是许劭毕恭毕敬。
8.在中国历史上,卖官鬻爵的皇帝不少,而汉灵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连掌握国家重权的三公九卿都明码标价,并专门设库贮藏卖官得来的钱财。
9.四海皆陛下所有,何处不能安眠?然,蔡伯喈当世大儒,海内学宗,陛下使他弄琴在卧榻之侧,是为不敬,臣忝为三公,不能不谏!
相关词语
- san san zhi三三制
- gong lu公路
- san mu三木
- gong ping cheng公平秤
- san zhi三至
- zhu gan gong竺干公
- san bai三百
- san shen dian三身殿
- er san二三
- gong hui tang公会堂
- gong wu公物
- ren min gong she人民公社
- hua hua gong zi花花公子
- gong li公理
- san shen三身
- san guo yan yi三国演义
- ju yue san bai距跃三百
- san nian bi三年碧
- san fang三方
- san min zhu yi三民主义
- san guo三国
- san jie三节
- gong fen公分
- san bai qian三百钱
- san li wu三里雾
- san se jin三色堇
- feng gong奉公
- she hui gong de社会公德
- san zheng三正
- pin ming san lang拼命三郎
- gong yong公用
- gong jue公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