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扑
词语解释
扑扑[ pu pu ]
1. 盛貌。
2. 象声词。
3. 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
引证解释
1. 盛貌。
引唐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清 王士禛 《复雨》诗:“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扑扑称叶长。”
2. 象声词。
引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
清 姚鼐 《山行》诗:“布穀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
峻青 《黎明的河边》:“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
3. 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
引张天翼 《“新生”》:“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都是灰扑扑的样子。”
沈从文 《天安门前》:“成串的骆驼队伍,从容不迫在灰尘扑扑的道路上前进。”
国语辞典
扑扑[ pu pu ]
1. 状声词。大多用来形容心跳声。元·白朴元·无名氏也作「丕丕」。
引《墙头马上·第三折》:「氲氲的脸上羞,扑扑的心头怯。」
《替杀妻·第三折》:「我这里孜孜觑了,諕的扑扑心跳。」
分字解释
造句
1.她倏地站了起来,脸色虽然红扑扑的,但并没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2.弟弟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尤其逗人喜爱的,是他那张伶俐的小嘴。
3.鱼儿们的样子不仅好看,它们的颜色也很稀奇:有黑白相间的燕尾鱼、有紫红紫红的水母、有灰扑扑的海葵、还有橘红色的海马......
4.小麻雀飞起来的时候有趣极了,只听“扑扑”几声,就能看见一个娇小的身体拖着个小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它里面转个圈、时而做个俯冲、时而翻个跟斗,就像一位马戏团的老手正在表演杂技,有趣得让人捧腹大笑。
5.在长跑比赛中他得了第一名,激动地流下了热泪,红扑扑的脸上又是汗又是泪,起伏的胸膛满怀欢欣。
6.瞧,玫瑰们在跳舞呢!“呼呼”的风声是美妙的音乐,蓝天白云和绿树,都是美丽的布景。玫瑰姑娘们弯着腰,扭动着妖艳的身躯,底下红扑扑的小脸儿,在阳光下,相互碰撞,又好像在说悄悄话。
7.早晨,一声嘹亮的鸡鸣划破了漫长的黑夜,太阳公公掀起黑色的被子,发射出几道红红的霞光,真红的醉人。霞光照耀着人们的脸,他们的脸都变得红扑扑的了,好像所有东西都变成红的了。
8.她倏地站了起来,脸色虽然红扑扑的,但并没有不以为然的意思。
9.嘿,走进果园,果树上硕果累累,有像灯笼似的柿子,有像玛瑙似的山楂,有像葫芦似的鸭梨,有像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太可爱了!
10.晶般的一串串白花,便是那春天慵睡佳人的珠帘,在北方每当春回大地,丁香花便不甘寂寞,也会兴致匆匆竟相开放,把他那扑扑幽香...丁香花色繁多有紫色,红色,白色等在没有梅雨的六月里散发着香水般芳菲的气息。
相关词语
- pu chi扑哧
- gui da pu鬼打扑
- pu pu扑扑
- pu da扑打
- pu tong扑通
- pu ji扑祭
- pu xin pu gan扑心扑肝
- pu sha扑杀
- pu mai扑卖
- ke ta pu zhi可塔扑支
- xiang pu相扑
- mai pu买扑
- fei e pu huo飞蛾扑火
- pu su扑簌
- bi pu逼扑
- teng pu腾扑
- pu mie扑灭
- ze pu责扑
- pu li pu la扑哩扑剌
- pi diu pu da劈丢扑搭
- jiao pu剿扑
- pu teng扑腾
- chu pu楚扑
- chui pu捶扑
- pu chi扑嗤
- guan pu关扑
- de e pu huo灯蛾扑火
- ji pu击扑
- pu shuo扑朔
- pu dong dong扑咚咚
- jian pu剪扑
- da pu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