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
词语解释
马头[ ma tou ]
1. 马的头。
2. 船只停泊处。即码头。
3. 指商业城市;都会。
4. 马夫头目。
5. 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
引证解释
1. 马的头。
引《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2. 船只停泊处。即码头。
引《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於 黎阳 筑马头,为度河之势。”
胡三省 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
《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拢了马头。”
3. 指商业城市;都会。 《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将你嫁与这个官人为妾,即今便过 乔官人 船上去。
引寧海郡 大马头去处,快活过了生世。”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兴哥 久闻得‘上説天堂,下説 苏 杭 ’,好个大马头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水陆商贾聚集之所曰马头。”
4. 马夫头目。
引《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头:马夫之头目。”
5. 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
引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
国语辞典
马头[ ma tou ]
1. 马的头。
例如:「他拍拍马头,好安抚马儿的情绪。」
2. 马夫的头目。
例如:「马头一声吆喝,众马夫扬鞭起程,准备上路了。」
马头[ ma tou ]
1. 旧时水岸泊舟,商船聚会的地方。即现在的码头。参见「码头」条。
引《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纪五十八·穆宗长庆二年》:「于黎阳筑马头,为渡河之势。」
元·胡三省·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
《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船家解了缆,放离了马头,用篙子撑了五里多路,一个小小的村落旁住了。」
分字解释
造句
1.它荒草般芜杂的鬃毛倏地竖直起来,耷拉在股间的尾巴刷地举平,马头嘣地弹高,浑浊的马眼骇然发亮,干皱的上下嘴唇洞开错位,显然,它发现了让它极度惊恐的危险,正要高声嘶鸣警呢。
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3.他们以各自地区民族风俗风情为切入点,举办那达慕、马头琴、蒙古长调、安代舞、二人台等文化节庆活动。
4.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5.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6.奔腾的长江翻卷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着深情的马头琴声。华夏儿女向祖国母亲致意!
7.草原美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骏马牧人,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8.策马奔腾马年到,一马当先送福来;马头扬扬,好事成双;马鬃飘飘,一年欢笑;马背宽宽,财富全担;马步翩翩,事业冲天;马尾摇摇,幸福来到;马年到来,祝愿你马年交好运,马到功成万事顺;快马加鞭日子美,人欢马啸乐开怀!
9.草原美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骏马牧人,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10.祖国是马头琴中流淌的清澈;祖国是热瓦甫上迸发的炽热;祖国是酥油茶里溢出的温馨;祖国是海外游子跳动的脉搏。
相关词语
- tou mu头目
- yi tou一头
- er ma二马
- luo ma罗马
- tian ma天马
- hou li tou后里头
- ma li马力
- mao tou矛头
- kai tou开头
- yue guang ma月光马
- tou shang zhuo tou头上著头
- ma ba er马八二
- wo wo tou窝窝头
- ma ke马克
- guang tou光头
- bao ma宝马
- ce ma策马
- hei tou黑头
- tou yun mu xuan头晕目眩
- pi ma匹马
- ti guang tou剃光头
- jian tou箭头
- chuo lu ma绰路马
- lu tou路头
- ma che马车
- li ma立马
- tou tou shi dao头头是道
- di tou低头
- dong tou东头
- nian tou念头
- qi ma骑马
- ping tou bai xing平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