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sao

牢骚

拼音lao sao
注音ㄌㄠˊ ㄙㄠ

繁体牢騷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牢骚[ lao sao ]

1.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忧愁哀怨。

牢骚太甚防肠断。

complaint; discontent; grievance;

引证解释

1. 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

明 陆世廉 《西台记》第四出:“忧焦!知己真难报。牢骚!英雄恨未消。”
《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这两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元,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邝露》:“湛若 为人好詼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
李劼人 《天魔舞》第九章:“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
浩然 《艳阳天》第九九章:“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牢骚不等于事实呀!”

2. 说不满的话。

如:牢骚了半天;等他牢骚完了,也就没事啦。

3. 忧愁哀怨。

《花月痕》第五回:“大抵秋菊春兰,各极其胜,究竟秋菊牢骚,不及春兰华贵。”

国语辞典

牢骚[ lao sao ]

1. 抑郁不平。

《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这两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入鼎甲,入翰林,激成了一肚牢骚不平。」
《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正是酒酣耳热的时候,仲翔又在窘乡,便发出无限牢骚,无非是骂官场的话。」

抱怨 怨言

分字解释

※ "牢骚"的意思解释、牢骚是什么意思由词海通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 我们常常有犹豫的时间,有愁闷的时间,有气愤的时间,有牢骚的时间,而没有工作的时间,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时间,没有总结工作或订计划的时间。

2.把说怪话、发牢骚当成“有个性”,把传谣言、猜内幕当成“有本事”,把唱反调、出风头当做“有能耐”,这是政治上的糊涂。

3.虽然韩寒善于嘲讽、爱发牢骚,但从内心来讲他依然是个乐观主义者。

4.老板不问事情难易,只管求全责备,难怪员工满腹牢骚。

5.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有些人消极悲观,饱食终日。

6.老板不问事情难易,只管求全责备,难怪员工满腹牢骚。

7.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有些人消极悲观,饱食终日。

8.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有适当不满或者牢骚,是健全的象征。如果一个企业里的员工鸦雀无声,很可能就是“哀莫大于心死”的写照。

9.,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有些人消极悲观,饱食终日。

10.国庆佳节将到,祝福提前报道。愿你加薪不加班,高兴又高薪。不发牢骚只发钱,不添烦恼只添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收祝福收到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