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shuang

风霜

拼音feng shuang
注音ㄈㄥ ㄕㄨㄤ

繁体風霜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风霜[ feng shuang ]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wind frost;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hardships;

引证解释

1. 风和霜。

《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
唐 杜审言 《赠苏味道》诗:“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陈毅 《冬夜杂咏·秋菊》:“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2. 比喻艰难辛苦。

《北齐书·文襄帝纪》:“犯危履难,岂避风霜。”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随行两个家人,一个叫做 王恩,一个叫做 王惠。多是经歷风霜、惯走江湖的人。”
杨朔 《香山红叶》:“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

3. 比喻峻厉严肃的内容。

《西京杂记》卷三:“淮南王 安 著《鸿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南齐书·崔祖思传》:“故以教化比雨露,名法方风霜。”

4. 比喻高洁坚贞的节操。

《晋书·列女传赞》:“操洁风霜,誉流邦国。”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故 季路 学於 仲尼,厉风霜之节。”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姐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 顾文康 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艷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操。”

5. 比喻变迁的岁月。

汉 枚乘 《忘忧馆柳赋》:“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共雕。”
唐 沉佺期 《游少林寺》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宋 林逋 《洞霄宫》诗:“风霜 唐 碣久,草木 汉 祠空。”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故人相向,还忆别几度风霜。”
《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冯志刚同志》:“国土沦丧,人命草菅苦备尝;八载风霜, 黑水 波涛如泪浆。”

6. 指御史之职。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风霜,御史之任。”
《文献通考·职官五三》:“御史臺, 龙朔 二年改为宪臺,门北闢,主阴杀也,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寮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
明 沉鲸 《双珠记·与珠觅珠》:“枫陛新瞻天仗,兰臺入手风霜。”

国语辞典

风霜[ feng shuang ]

1. 风和霜。

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2. 比喻艰辛,多指行旅而言。

《红楼梦·第六四回》:「果然年迈的人,禁不住风霜伤感,至夜间便觉头闷心酸,鼻塞声重。」

3. 比喻峻厉。

《南齐书·卷二八·崔祖思传》:「以教化叱雨露,名法方风霜。」

4. 所经历的岁时。比喻人阅历世故多。

如:「饱阅风霜」。

分字解释

※ "风霜"的意思解释、风霜是什么意思由词海通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两心相印有默契,点通小事有灵犀,百转千回溪共济,万水千山情不移,即使相隔千万里,也能感触你心率,无论风霜和血雨,也要和你肩并依,真心诚意呵护你,辛苦不要累身体,五一来临赏花季,开心快乐在一起!

2.饱经风霜的他在我们家门口。

3.他是个瘦高个儿,看上去饱经风霜。

4.枫叶,为秋时最美,她,以饱经风霜的磨砺,装点了漫山秋景瑰丽。

5.那双手粗糙无比;那双手饱经风霜;那双手大而有力;那双手充满诚心。他——就是卖糖葫芦的老爷爷。

6., 灾难千百年以来所加予我们的,除了是山河动摇、痛苦黑暗外,便是在风霜万劫中锤炼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庄敬自强和从不屈服的精神意志。

7.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8.冬青树的枝干其貌不扬,身上有着疙瘩琉球的各大,但它那饱经风霜面貌可以看出,冬青树是多么的坚韧不拔,一般新长的枝干是灰绿色的,老枝干因为饱经风霜,所以出现了深褐色。

9.还有一位老人,沧桑岁月拿走了她的花容月貌,我能清楚地看见在她憔悴的脸上有一道又一道饱经风霜的皱纹,她面色黝黑、眼睛深陷,那一条条皱纹就好像是用刀在黧黑而粗糙的石块上刻出来似的。

10.个坚信真理而又饱经风霜的爱幻想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