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
词语解释
对问[ dui wen ]
1. 互相问答交谈。
2. 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3. 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4. 指受审问。
引证解释
1. 互相问答交谈。
引《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歷王公丐贷饰车马。”
2. 古代文体之一。 战国 时 宋玉 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范文澜 注引 纪昀 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 萧统 所题。”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 荆楚 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 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引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 丁鸿。”
唐 沉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
4. 指受审问。
引《朱子语类》卷一二三:“周勃 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
《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 宋江 的压衣刀,必须去拿 宋江 来对问。”
分字解释
造句
1., 他对问题的深刻的洞察力,他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他在理论上的严密性和彻底性,以及善于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透视现象的能力,在古代思想家中都是鲜有其比的。
2.他经常失败的原因,就是他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避重就轻。
3., 追根究底: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4.一遇到困难,不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而是马上停止投资,调转方向另寻出路。这类投资者就像含羞草,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缩成一团。这种看似谨慎的做法,往往却因不善于坚持而错过了真正的商业机会。
5., 总是原地踏步,或是一直待在不喜欢的环境里怨天尤人,是无法改变任何事情的。这个世界有很多美丽的风景,都是过去的你没有想象过的。不要害怕改变可能会带来的种种难题,面对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解决问题。百勒丝
6.他这种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成绩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
7.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8.下面有些同志可能主观性强些,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而且很可能他们的见解是错误的。
9.这篇社论对问题的分析真是鞭辟入里。
10.所谓智,便是指人们的聪明智慧,所谓谋,便是指人们对问题的计议和对事情策划。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重要。
相关词语
- xiang dui相对
- dui he zi对合子
- dui zhan对战
- dui bai对白
- dui dui zi对对子
- dui shou对手
- dui da对打
- jue dui绝对
- zheng dui正对
- dui fu对付
- hui dui会对
- wen shi dao bai问十道百
- ying dui应对
- dui yu对于
- zhen dui针对
- xue wen学问
- huo wen或问
- zhi wen质问
- dui xiang对象
- dui ce对策
- bu wen bu wen不闻不问
- yi dui一对
- zuo dui作对
- wen ti问题
- dui fang对方
- dui bi对比
- hao wu yi wen毫无疑问
- fang wen访问
- mian dui面对
- qing wen请问
- wen dao问道
- wen yi问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