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书
词语解释
国书[ guo shu ]
1. 国史。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亦专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即国字。
引证解释
1. 国史。
引《魏书·高祐传》:“请取有才用者,参造国书。”
《北史·崔光传》:“光 与 李彪 共撰国书。”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汉 魏 之 陆贾、鱼豢,晋 宋 之 张璠、范曄,虽身非史职,而私撰国书。”
2. 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书。亦专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的递交给所驻国元首的文书。
引《隋书·东夷传·倭国》:“大业 三年,其王 多利 思比孤 遣使朝贡......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
宋 胡宿 《论北界点集事宜》:“选差能专对近臣,往使北戎,与议定国书,固其邻好。”
《元史·世祖纪三》:“命兵部侍郎 黑的 、礼部侍郎 殷弘 齎国书復使 日本。”
《清史稿·礼志十》:“德国 亲王 亨利 入覲,帝幸 颐和园,御 仁寿殿,亨利 公服入,递国书,帝慰劳之。”
3. 即国字。
引元 揭傒斯 《题邹福诗后》:“余在阁中时, 福 又从 林希颜 学国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故命文臣依国语製国书,不用 蒙古 、汉字。”
国语辞典
国书[ guo shu ]
1. 派遣国家元首介绍其使节给外国元首的正式文件,或使节卸任时,向该国元首呈递的辞别信。前者称为「到任国书」,后者称为「辞任国书」。
分字解释
造句
1.相信通过学习,您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
2.杜汉生告诉笔者,为了让人民法庭标识更庄重、醒目,人民法庭标识字体统一使用老宋体(简体),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传承。
3.该展览将为海内外各界朋友,在闻鸡起舞的新春佳节里,提供一个畅游锦绣钟山、欣赏中国书画、烟云供养的大好时机。
4.相信通过学习,您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
5.根据王云五所写的《辑印缘起》记载,“我国书籍汗牛充栋,然足供儿童,尤其是现代儿童阅读的,寥若晨星。
6.为了让人民法庭标识更庄重、醒目,人民法庭标识字体统一使用老宋体(简体),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的传承。
7.相信通过学习,您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
8.向来中国的社会,其政治与产业的秩序,是像中国书画与建筑的留有很多的空间,让个人可以容与,好比鱼戏莲叶间,这才是文明的人世,我们今日必要来重建,为了人们的尊严。
9.为了鞭策激励自己,也为了不偏离书法传统正道,又参加了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举办的05届书法高级班学习。
相关词语
- guo you国有
- jiang gan dao shu蒋干盗书
- guo zhong zhi guo国中之国
- guo min国民
- po ti shu破体书
- guo hui shan国会山
- guo du国都
- hou han shu后汉书
- guo you国忧
- wang guo王国
- zhong hua min guo中华民国
- han shu汉书
- wu se shu五色书
- fu guo负国
- guo ce国策
- guo yu国语
- chi tu guo赤土国
- san guo yan yi三国演义
- min guo民国
- guo min xing国民性
- tian fang guo天方国
- guo mei国美
- chu guo出国
- guo tai min an国泰民安
- guo hui国会
- deng shen shu等身书
- zu guo祖国
- guo jia国家
- shang yi yi guo上医医国
- bai min guo白民国
- xing guo兴国
- san guo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