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
词语解释
二伯[ er bo ]
1. 指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周公和召公。指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霸主。指周文王与齐桓公。
引证解释
1. 指 周 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重臣 周公 和 召公。
引《孔丛子·居卫》:“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二伯。”
《礼记·王制》:“八伯各以其属,属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
郑玄 注:“自 陕 以东, 周公 主之,自 陕 以西, 召公 主之。”
宋 王安石 《对难》:“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诛二叔。”
2. 指 齐桓公 晋文公 两位霸主。
引《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范宁 注:“二伯,谓 齐桓 晋文。”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重耳 任五贤, 小白 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讎?”
3. 指 周文王 与 齐桓公。
引《晋书·石勒载记上》:“昔 周文 以三分之重,犹服事 殷朝 ; 小白 居一匡之盛,而尊崇 周室。况国家道隆 殷 周,孤德卑二伯哉!”
国语辞典
二伯[ er ba ]
1. 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二位霸主。
引《谷梁传·隐公八年》:「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
二伯[ er bo ]
1. 周初分别主管东方和西方诸侯的两位大臣周公和召公。
引《礼记·王制》:「分天下,以为 左右,曰二伯。」
2. 称谓。称父亲的第二个哥哥。
3. 称谓。称丈夫的第二个哥哥。
分字解释
造句
1.江玉儿,是江辰二伯之女,十六岁的她已然出落得水灵娇媚,酥胸撩人,纤腰楚楚,在王府里的爱慕者多不胜数。
2.我去二伯母那里看了,二伯母院子里的竹子都是一大群一群长在一起的。
3.当章旭飞二伯母和一些邻居收看了电视节目后奔走相告时,章旭飞母亲因为从没想到女儿会有这么一天而不敢相信。
4.有二伯、冯歪嘴子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5.当章旭飞二伯母和一些邻居收看了电视节目后奔走相告时,章旭飞母亲因为从没想到女儿会有这么一天而不敢相信。
相关词语
- yi xin wu er一心无二
- er shi二师
- er ma二马
- er ban二班
- er bai er二百二
- er bai wu二百五
- er san二三
- er ding二丁
- er fei二妃
- er fu二伏
- er shi二世
- yao er幺二
- shi er zi十二子
- er zhong二中
- er chuan二传
- shi er十二
- zai er再二
- tiao er shen跳二神
- yi fen wei er一分为二
- su er苏二
- shi er shu十二属
- er dai二代
- shi er ceng十二层
- shi er gong十二宫
- shi er men十二门
- shi er ke十二客
- gu er故二
- zhi si mi er之死靡二
- shi er mai十二脉
- er ming dang二命党
- bai er zi百二子
- yi gan er jing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