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
词语解释
得道[ de dao ]
1. 指符合正义。
例得道多助。
英support a just cause;
2. 指道教、佛教修行达到非凡的境界。
英excellent practice;
引证解释
1. 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
引《庄子·知北游》:“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2. 泛指知晓事理。
引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无论什么人看来,都会觉得他是一位得道的圣者。”
3. 符合道义。参见“得道多助”。
引《管子·法法》:“然则国何可无道,人何可无求。得道而导之,求贤而使之,将有所大期於兴利除害。”
《东观汉记·冯衍传》:“得道之兵,鼓不振尘。”
4. 佛教谓修行戒、定、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然后可以成佛。
引《法华经·方便品》:“我今所得道,亦应説三乘。”
《南史·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 灵运 前,成佛必在 灵运 后。”
唐 崔峒 《送真上人还兰若》诗:“得道云林久,年深暂一归。”
《西游记》第五四回:“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
5. 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第一候,宿疾并销,六情沉寂,名为得道,由此可成仙或长生。
引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上士得道,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集 崑崙 ;下士得道,长生世间。”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东坡昇仙》:“今謫 海南,又有传吾得道,乘小舟入海不復返者。”
6. 寻到道路。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 从 桓公 伐 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引管仲 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国语辞典
得道[ de dao ]
1. 行事合于正道。
引《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寻获道路。
引《韩非子·说林》:「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3. 道家指道术修炼完成。
引《抱朴子·内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
4. 佛家谓证悟、解脱烦恼。
引南朝陈·文帝〈大通方广忏文〉:「闻名者离尘,受持者得道。」
英语to achieve the Dao, to become an immortal
德语das /Tao/ , /Dao/ erlangen , die Vollendung erlangen und ins Nirwana eingehen
法语atteindre le Dao, devenir un immortel
分字解释
造句
1.战争中正义的一方总是得道多助。
2., 他们非常担心学校环境让孩子们变得道德败坏,所以就关起门来在家教育四个孩子。
3.静閒师太果然是一尘不染的得道高人,言行蕴涵禪机。
4.古往今来,不少英雄豪杰,当其得人心,得道多助时,叱咤风云,改天换地;一旦失去人心,便变成孤家寡人,举步维艰,以至身败名裂。
5.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6.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
7.要么承担,要么突破,剩余的时间就是对你所经历的一切保持沉默。终有一天,你会在这沉默里获得道路和答案。
8.要么承担,要么突破,剩余的时间就是对你的所有经历的一切保持沉默。终有一天,这沉默理会获得道路和答案。
9.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连贫民都对罗拔公爵敬重有加,赞叹不已!所以罗拔公爵就是两军对垒中得道也就是得势的一方。
10.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尚楠其喘吁吁的跑进咖啡厅,他环顾四周,在看到我的那一刻,眼睛立马就亮了,可是在看到旁边的宸风时,他突然又变得道貌凛然。
相关词语
- dao zang道藏
- ying de赢得
- huo de获得
- li dao yuan郦道元
- zhi dao知道
- qiu ren de ren求仁得仁
- neng shuo hui dao能说会道
- jiao dao叫道
- nan dao难道
- yu de欲得
- de ti得体
- jia si dao贾似道
- bu de不得
- dao guang道光
- de yi yang yang得意扬扬
- ba zheng dao八正道
- shuo dong dao xi说东道西
- tai ping dao太平道
- de yi得一
- de bu得不
- dao jiao道教
- de zhu得主
- suan de算得
- dong de懂得
- bu you de不由得
- yuan sheng zai dao怨声载道
- bai yi dao白衣道
- gan dao干道
- tou tou shi dao头头是道
- yin de引得
- wen shi dao bai问十道百
- dao yi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