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
词语解释
约束[ yue shu ]
1. 束缠。
英bind; commit;
2. 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
例他约束自己不向父亲求援。
英check; restrain; control; restrict;
3. 盟约,规约。
例坚明约束。——《战国策·燕策》
遵上之约束。——清·洪亮吉《治平篇》
英oath (treaty) of alliance;
引证解释
1. 缠缚;束缚。
引《庄子·骈拇》:“约束不以纆索。”
《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汉 王逸 注:“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之十四:“红絛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袞。”
2. 限制;管束。
引《史记·六国年表序》:“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
唐 罗隐 《谗书·市赋》:“非信义之所约束。”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祝融 先驱 海若 藏,约束蛟鱷如驱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必有大山当其衝,约束 河伯 难为灾。”
3. 规章;法令。
引《文子·上义》:“约束信,号令明。”
《史记·曾相国世家》:“参 代 何 为 汉 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 萧何 约束。”
宋 苏轼 《杭州谢放罪表》:“职在承宣,当遵三尺之约束;事关利害,輒从一切之便宜。”
《明史·梁震传》:“至则下令军中,申约束。”
国语辞典
约束[ yue shu ]
1. 管束。
引《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日夜筹思,没有别的法子,只好自己约束百姓。」
近管束
反放任 放纵
2. 约定。
引《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上》:「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
分字解释
造句
1.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2.使用期间你必须遵从适用法律和执照的约束.
3.其有不遵约束者,应即立予开除,不得姑宽,以敦士习而重校规,仰即遵照。
4.旅游的作用就是用现实来约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约翰逊
5.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6.已故的著名作家、学者戴英在遗篇文章中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人,应当有所畏惧。”他认为这是一种对自我理性的约束。畏流言蜚语,从而提高自身修养;畏落魄苦难,从而不断勉励自己奋勇前行......我认为这是对自身真正负责的体现。
7.使人们宁愿信任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出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言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8.桂成当然是聪慧、灵性的,因取所需是他的识见才情,但他却不断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来要求和约束自己。
9.要加大治本力度,抓早抓小抓苗头,加强理想信念、党纪国法教育,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10.树立新资源观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软科学建设,大力提升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深圳实现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圳实现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相关词语
- yue ding约定
- hui yue会约
- jie shu结束
- shuan shu拴束
- guang shu光束
- guan shu管束
- shen yue沈约
- te yue特约
- shou shu收束
- da yue大约
- yi zheng ci yue义正辞约
- yin yue隐约
- yin yin yue yue隐隐约约
- li xing jie yue厉行节约
- yue hui约会
- wu ju wu shu无拘无束
- yue tong约同
- niu yue纽约
- yao yue要约
- yi yue依约
- he yue合约
- qin jian jie yue勤俭节约
- jie yue节约
- shu zhi束治
- shu yi束意
- bu lie si te he yue布列斯特和约
- shu gong束躬
- fu yue赴约
- an bing shu jia按兵束甲
- shou yue守约
- hao yue好约
- yue du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