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u zhan
注音ㄑ一ㄡ ㄓㄢˋ
繁体秋戰
1.兵家与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学术派别。
2.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3.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礼乐文明的奥旨得以充分阐扬的时代。
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春秋战国时代的所谓‘纵横家’之流,往往随机应变,朝秦暮楚。
6.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呈现着弱肉强食的局面。
7.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8.企业管理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政治上的动荡纷争进而导致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诸子百家蜂起立说,形成中国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
9.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崩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促动了商业的发展与繁荣,经商之潮风靡各国。
10.这是春秋战国时常用的办法,都说述而不作,实在是自我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