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
词语解释
虎威[ hu wei ]
1. 指武将的威风。
英general's power and prestige; fear-inspiring prowess;
引证解释
1. 虎身上一种骨头的名称。
引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毛篇》:“虎威如乙字,长一寸,在脇两旁皮内,尾端亦有之。佩之临官佳;无官,人所媢嫉。”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李吹口》:“虎有威,如乙字,长三寸许,在胁两旁皮下。取佩之,临官而能威众,无官佩之,无憎疾者。”
按,二说微异。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大凡是个虎,胸前便有一块骨头,形如乙字,叫做虎威,佩在身上,专能避一切邪物。”
2. 威武的气概。
引唐 汪遵 《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他一叫唤起来,真是有咆哮生风的虎威。”
3. 犹威吓。
引清 李渔 《奈何天·醉卺》:“[丑喜介]妙哉!妙哉!被我一阵虎威,弄得他伏伏贴贴。”
4. 旧时对武人的敬称。
引《水浒传》第二回:“今日小弟 陈达 不听好言,误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贵庄,无计恳求。今来一逕就死。”
5. 汉 代 西京 警夜的更署名。
引《文选·张衡<西京赋>》:“次有 天禄、石渠,校文之处;重以 虎威、章沟,严更之署。”
吕延济 注:“虎威、章沟 皆更署名。”
6. 三国 蜀 都门名。
引《文选·左思<蜀都赋>》:“内则 议殿、爵堂,武义、虎威 宣化之闥。”
刘良 注:“议殿、爵堂,殿堂名也; 武义、虎威,二门名也。”
国语辞典
虎威[ hu wei ]
1. 形容武将勇猛威风的气概如同老虎般凶猛。
引《薛仁贵征辽事略》:「托总管虎威,某当效死。」
《文明小史·第六回》:「你瞧本府大人,今天头一天接印,就发这们一个虎威。」
分字解释
造句
1.这些恶人尽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无不哈腰鞠躬。
2.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那就让他来吧!中国需要一次浴火重生!让那些狐假虎威吠影吠声的仆从与其主子一起灭亡!收藏评分分享。
3.十二、不要只知道笑,狐假虎威学问大着呢!
4.有主人在场,狗腿子们也狐假虎威,更加肆无忌惮打骂长工了。
5.仗着当地少数有钱人的势力,狐假虎威!
6.他只是个狐假虎威的货色,有了靠山就说厉害话,给他点颜色他就要开染房,容易让人产生怀疑,说他老婆又抱上谁的粗腿了,进而一个人一个人地对号。
7.他手下的人经常在外面狐假虎威,为非作歹。
8.常氏兄弟乃是附炎趋热之辈,狐假虎威、阿谀奉承当然是强项,常以此为乐。
9.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薪救火,终于死灰复燃,也让如坐针毯的我们中饱私囊。
10.平时我比较害怕爸爸,最近我发现她总是在爸爸在家的时候批评我,原来,她不过是狐假虎威。
相关词语
- lan lu hu拦路虎
- hu shi dan dan虎视眈眈
- bai hu白虎
- dun wei盾威
- sheng wei声威
- fang hu yi huan放虎遗患
- lao hu老虎
- zhong hu tong xin众虎同心
- wei feng lin lin威风凛凛
- fang hu方虎
- wei wang威望
- er hu二虎
- wu sheng hu无声虎
- yang hu yi huan养虎遗患
- wei xie威胁
- wei li威力
- chi mu hu wen鸱目虎吻
- ma ma hu hu马马虎虎
- hu hu虎虎
- wei ling威令
- wei yi威仪
- hu fu虎符
- lao hu qian老虎钳
- bai e hu白额虎
- chai hu si nue豺虎肆虐
- ba hu xu拔虎须
- yao wei曜威
- wei qie威怯
- wei nu威怒
- chai lang hu bao豺狼虎豹
- hu bao zhi ju虎豹之驹
- xiao hu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