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hou

太守

拼音tai shou
注音ㄊㄞˋ ㄕㄡˇ

词语解释

太守[ tai shou ]

1.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prefect;

引证解释

1. 官名。 秦 置郡守, 汉景帝 时改名太守,为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隋 初以州刺史为郡长官。 宋 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只用作知府、知州的别称。 明 清 时专指知府。

国语辞典

太守[ tai shou ]

1. 职官名。一郡之长,宋以后改郡为府,故知府亦别称为「太守」。

英语governor of a province

德语Anwalt (S), Gouverneur (S), Prafekt (S), Vizekonig (S)

分字解释

※ "太守"的意思解释、太守是什么意思由词海通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他可真够保守的,干什么事都一钱太守,根本不想改进。

2.不料这怀庆太守胡世经闭关自守,攻打不开,目下狄仁杰又带兵前来,互相交战。

3.滕子京被朝廷贬斥到岳州做了太守。

4.几天之后,太守府南院中,一个身穿黑色紧身练功服的美丽少女在院中练剑,黑色紧身服勾勒出少女极为诱惑的身材,精致的俏脸上却是一片冰冷,让人望而止步。

5.可怜小人的主人堂堂太守,因此解任,遭这不明不白的冤枉。

6.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7.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

8.下官为太守大人主簿沮授,沮贤达(杜撰)。

9.不管是作为一个武道高手,还是作为太守高荣的儿子,或是作为一个嫉恶如仇的仁义君子,高义都肯定不会掏这冤枉钱。

10.滕子京被朝廷贬斥到岳州做了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