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德
词语解释
不德[ bu de ]
1. 不修德行;缺乏德行。不自以为有德。不施恩德。丕德,大德。不,通“丕”。不感激。谦词。帝王自称。
引证解释
1. 不修德行;缺乏德行。
引《书·伊训》:“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孔颖达 疏:“尔惟不德,谓不修德为恶也。”
《汉书·文帝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朕以不德,少遭閔凶,越在西土,迁于 唐 卫。”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军校尉 蹇硕 以帝轻佻不德,二舅好脩虚名,无股肱之才,惧不能安社稷也。”
2. 不自以为有德。
引《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韩非子·解老》:“德则无德,不德则在有德。”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未知上德之不德,惟见圣人之不仁。”
3. 不施恩德。
引《左传·文公十七年》:“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鋌而走险,急何能择?”
4. 不感激。
引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行篡》:“货多则辨,辨则民不德其上。”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
5. 谦词。帝王自称。
引《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东方朔》:“帝欢悦举觴并劝曰:‘不德不足当雅貺。’老翁等并起拜受爵。”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退不许批答》:“水旱之灾,不德所召,卿当助我,求所以消復之道,不当求去我也。”
6. 丕德,大德。不,通“丕”。参见“不”。
引《管子·宙合》:“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寧矣,故名之曰不德。”
郭沫若 集校引 丁士涵 云:“古字多以‘不’为‘丕’......‘丕’,大也。”
国语辞典
不德[ bu de ]
1. 不道德。
例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个不德的罪名!太荒唐了吧!」
分字解释
造句
1.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2.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
相关词语
- bu da不大
- bu xiang不想
- bu gan不敢
- bu ping sheng不平生
- zhui zhui bu an惴惴不安
- bu sheng bu xiang不声不响
- bu xiang不详
- bu zheng zhi feng不正之风
- bu gu不顾
- bu dong sheng se不动声色
- jian suo bu jian见所不见
- bu guan不管
- bu xiang不像
- bu dong zun不动尊
- bu duan不断
- bu rong不容
- bu hao yi si不好意思
- sheng de yi fan盛德遗范
- bu suan不算
- bu an不安
- bu li cai不理睬
- bu ding不定
- he bu何不
- yi yi bu she依依不舍
- bu xu不许
- bu lun不论
- bu xiang不象
- tong xin tong de同心同德
- si zhu de四主德
- bu ke bi mian不可避免
- bu de不得
- bu fa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