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
词语解释
白羽[ bai yu ]
1. 白色羽毛。
2. 借指白色的鸟。
3. 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
4. 指羽箭。
5. 借指士兵。
6. 指羽扇。
7. 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8.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峡县。
引证解释
1. 白色羽毛。
引《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
2. 借指白色的鸟。
引宋 沉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
3. 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
引《吕氏春秋·不苟》:“武王 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
《书·牧誓》作“白旄”。 《孔子家语·致思》:“子路 进曰:由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今兹讨鲸鯢,旌斾何繽纷。白羽落酒樽, 洞庭 罗三军。”
4. 指羽箭。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弯蕃弱,满白羽,射游梟,櫟蜚遽。”
郭璞 注:“以白羽为箭,故言白羽也。”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三:“留我一白羽,将以分符竹。”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
5. 借指士兵。
引唐 卢纶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诗:“君不见, 汉 家边将在边庭,白羽三千出 井陘。”
唐 法振 《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诗:“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6. 指羽扇。
引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史君 开府未浹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明 沉采 《千金记·游说》:“鼓旗扬,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倒拖鎗。”
清 曹寅 《途次示侄骥》诗之三:“可堪挥白羽,安事践青蒲。”
7. 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引清 洪昇 《长生殿·侦报》:“爷爷呵,莫待传白羽始安排!”
徐朔方 校注:“白羽,羽檄,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8. 古邑名。在今 河南省 西峡县。
引《春秋·昭公十八年》:“冬, 许 迁于 白羽。”
杨伯峻 注:“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峡县 西关外。”
国语辞典
白羽[ bai yu ]
1. 白色的羽毛。
引《孟子·告子上》:「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2. 用白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引《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
3. 箭。
引《文选·鲍照·拟古诗三首之一》:「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4. 白色的羽毛扇。
引唐·张巡〈守睢阳作〉诗:「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分字解释
造句
1.大长老目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微笑,在小辈中环视一圈,指了指目光鄙夷望着江白羽的江虎:“江虎,你来!”。
2.其实白陌有时候也在思考,白羽是不是真得是受虐狂,不然的话,怎么会喜欢一个天天把他当马骑的女人?白陌百思不得其解。
3.只雄鸟双翼和尾部有白羽,宛如一位穿着燕尾服的绅士,正在悠闲地散步。
4.白羽,在30年代自我嘲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仅仅能够伏案握管,怎能生存?【收藏此页】【大。
5.只雄鸟双翼和尾部有白羽,宛如一位穿着燕尾服的绅士,正在悠闲地散步。
6.上个世纪末的10月中旬,老作家刘白羽同志因创作的需要,特意去上海浦东参观访问,之后又专程去杭州,看望巴金老人。
相关词语
- bai yi shi白衣士
- dui bai对白
- bai jiu白酒
- wu se yu五色羽
- bai gan er白干儿
- bai chi白痴
- hei bai黑白
- bai yi guan白衣冠
- shi li bai时里白
- biao bai表白
- bai hu白虎
- bai jin白金
- bai shi白食
- bai fa cang cang白发苍苍
- bai min guo白民国
- bai yi ren白衣人
- bai se hua白色花
- bai yi dao白衣道
- bai yi hui白衣会
- bai yi xiang白衣相
- yu hua羽化
- bai tian白天
- yu yi羽衣
- bai shen ren白身人
- bai bai白白
- bai yi白衣
- bai tu fen白土粉
- bai diao tong xin白藋同心
- bai mang mang白茫茫
- bai cao huang yun白草黄云
- yu min guo羽民国
- bai yi jiu白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