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
词语解释
七政[ qi zheng ]
1.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郑玄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裴骃集解引马融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2.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引证解释
1. 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引《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
孔颖达 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
《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 《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
(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 《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2. 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引《司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分字解释
相关词语
- zheng fa政法
- xing zheng ji guan行政机关
- li zheng力政
- lu zheng路政
- qi se七色
- qi jie bian七节鞭
- min zheng民政
- qi shi er七十二
- cai zheng zheng ce财政政策
- xing zheng行政
- zheng ce政策
- ren min zheng fu人民政府
- zhi zheng执政
- shi zheng市政
- zi zheng yuan资政院
- wu liu liu qi五六六七
- luan qi ba zao乱七八糟
- qi da ba七打八
- yi qi一七
- zheng fu政府
- can zheng yi zheng参政议政
- zheng ti政体
- qi bai七百
- zheng xie政协
- yi zheng遗政
- qi se ban七色板
- qi gu zi七姑子
- ke zheng苛政
- qi qin qi zong七擒七纵
- ge zi wei zheng各自为政
- qi sheng七声
- zheng dang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