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
zhizuburu,zhizhibudai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例子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基础信息

拼音zhi zu bu ru,zhi zhi bu dai

注音ㄓ ㄗㄨˊ ㄅㄨˋ ㄖㄨˇ,ㄓ ㄓˇ ㄅㄨˋ ㄉㄞˋ

感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知足不殆、知止不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解释、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由词海通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筋疲力竭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前瞻后顾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命中注定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以权谋私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结党营私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空口无凭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青云直上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断章截句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浅见薄识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纵横四海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药石无效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