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饮耕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出处汉 王充《论衡 感虚》:“尧时五十之民击壤于涂,观者曰:‘大哉尧之德也!’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例子《南齐书·王融传》:“臣亦遭逢,生此嘉运,凿饮耕食,自幸唐年。”
基础信息
拼音zao yin geng shi
注音ㄗㄠˊ 一ㄣˇ ㄍㄥ ㄕˊ
繁体鑿飲畊食
感情凿饮耕食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风驰电掣(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祸国误民(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敌众我寡 |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