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公灭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徇:献出生命。为国家公众献身,弃私利于不顾。
出处唐·白居易《与薛苹诏》:“卿勤王之节,徇公灭私;事主之诚,移忠资孝。”
基础信息
拼音xun gong mie si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ㄥ ㄇ一ㄝˋ ㄙ
繁体徇公滅私
感情徇公灭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徇公忘己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勤俭节约(意思解释)
- 改俗迁风(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心灰意懒(意思解释)
- 出师无名(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不骄不躁(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遥遥无期 |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落荒而逃 |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
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
不言而喻 |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