帏薄不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帏箔不修”。
出处《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例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把个杨贵妃宠得迭荡娇纵,帏薄不修。”
基础信息
拼音wei bao bu xiu
注音ㄨㄟˊ ㄅㄠˊ ㄅㄨˋ ㄒ一ㄡ
繁体幃薄不修
感情帏薄不修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家门淫乱。
近义词帷薄不修、帏箔不修、帷箔不修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眼泪洗面(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博通经籍 |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
骨肉分离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自暴自弃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