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八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例子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1回:“何道士就在空地上安放了罗经,打了响桩,另画了四至八道的界限。”
基础信息
拼音si zhi ba dao
注音ㄙˋ ㄓˋ ㄅㄚ ㄉㄠˋ
感情四至八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旧时地界标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目迷五色(意思解释)
- 重整旗鼓(意思解释)
- 魑魅魍魉(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比翼鸟 |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
鲜为人知 | 鲜: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按捺不住 |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