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招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 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例子贤士有如此博学广文,高才大德,见如今圣人纳士招贤,何不进取功名。明 无名氏《薛苞认母》第四折
基础信息
拼音na shi zhao xian
注音ㄋㄚˋ ㄕˋ ㄓㄠ ㄒ一ㄢˊ
繁体納士招賢
感情纳士招贤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近义词招贤纳士
英语invite to one's side men of wisdom and valour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挥戈反日(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