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例子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基础信息
拼音jin ge tie ma
注音ㄐ一ㄣ ㄍㄜ ㄊ一ㄝˇ ㄇㄚˇ
繁体金戈鐵馬
正音“戈”,不能读作“ge”。
感情金戈铁马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
辨形“戈”,不能写作“弋”。
近义词大动干戈、雄姿英才
反义词轻歌曼舞、天下太平
英语military hardwar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闳意妙指(意思解释)
- 分道扬镳(意思解释)
- 天经地义(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