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的成语故事


沧海一粟

拼音cāng hǎi yī sù

基本解释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也作“大海一粟”。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沧海一粟的典故

北宋文人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黄州,在黄州先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感叹世事的变化,当年声势浩大的曹操在赤壁兵败,人是历史大海中的一粒粟米,微乎其微,但每个人要在有生之年奋发进取才能不枉费一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沧海一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浑然一体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劳燕分飞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床上安床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一钱太守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一塌糊涂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有约在先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老夫人,这事本已有约在先,况兼孩儿又执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缘分了。”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