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屐登山的成语故事


着屐登山

拼音zhuó jī dēng shān

基本解释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暂未找到成语着屐登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着屐登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草偃风从
一夕一朝 《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筋疲力竭 唐 元稹《有酒》诗:“精卫衔芦塞海溢,枯鱼喷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鳍焦甲裂身已干。”
通都大邑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藏形匿影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语短情长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人民,真是太伟大了!’这句语短情长的衷心赞叹,我想,是足以代表所有长征战士的心意的。”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