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下学的成语故事


不愧下学

拼音bù kuì xià xué

基本解释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暂未找到成语不愧下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愧下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血气方刚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金戈铁马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大有可为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多才多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多谋善虑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长命富贵 《旧唐书 姚崇传》:“经云:‘求长命得长命,求富贵得富贵。’”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安安静静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