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下圈套的成语故事


设下圈套

拼音shè xià quān tào

基本解释引诱人受骗上当。

出处莫应丰《将军吟》第七章:“头头们进行了形势分析,估计走资派既然设下圈套,是必有阴险目的的。”


设下圈套的典故

从前寿春县有一个断案如神的县令李崇,他经常设下圈套让双方当事人去钻,从而使案件真相大白,例如让人通知当事人孩子已死看他们的反应,从而让失儿回到父母的身边。乔装打扮去识别逃犯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设下圈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儿女情多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力小任重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处之泰然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阿世取容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恶衣恶食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胸有成竹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鬼烂神焦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