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行易的成语故事


知难行易

拼音zhī nán xíng yì

基本解释易:容易。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

出处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五讲:“诸君要知道知难行易的道理,可以参考我的学说。”


暂未找到成语知难行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难行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引物连类 唐·韩愈《送权秀才序》“权生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宋·苏轼《〈居士集〉叙》:“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
烽火连年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满天星斗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毁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同心合力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