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之才的成语故事


济世之才

拼音jì shì zhī cái

基本解释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

出处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暂未找到成语济世之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济世之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本位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百五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不折不扣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先声夺人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奇才异能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稳操胜券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