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成语故事


民以食为天

拼音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基本解释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颖阳一带打仗,由于没有后援,刘邦准备放弃敖山粮仓,找谋士郦食其商量。郦食其认为称王要依赖百姓,百姓又依赖粮食。要想赢得战争,必须占据敖仓,才能稳住军心。刘邦赞同并奋勇作战取得了胜利。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民以食为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叶知秋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国中之国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一时一刻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杜绝言路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喟然长叹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孜孜以求 孙犁《芸斋琐谈》:“因为他那种孜孜以求、有根有据、博大精深的治学方法,也为人所熟知了。”
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