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家荡产的成语故事


倾家荡产

拼音qīng jiā dàng chǎn

基本解释倾:倒出;荡:弄光。把全部家产都弄光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暂未找到成语倾家荡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倾家荡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实至名归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支支吾吾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一轨同风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放牛归马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缘悭分浅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
走马观花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言而无信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官僚主义 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巧上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