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虎擒羊的成语故事

拼音è hǔ qín yáng
基本解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暂未找到成语饿虎擒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饿虎擒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革风易俗 | |
肝髓流野 | 《旧唐书·萧瑀传》:“上奔播六年,中原之人,与贼肝髓流野,得复宗庙,遗老残民闻舆马音,流涕相欢。” |
水至清则无鱼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默不做声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
二八佳人 | 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饥肠辘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一干二净 |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