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职拿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革:革除;拿:逮捕。革除职务,逮捕问罪。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上回书交待的是安公子因安老爷革职拿问......他把家中的地亩折变,带上银子,同着他的奶公华忠南来。”
例子《清朝野史大观》第一卷:“既至京师,则降旨解肃顺大学士之任,旋革职拿问,遂诛之。”
基础信息
拼音ge zhi na wen
注音ㄍㄜˊ ㄓˊ ㄋㄚˊ ㄨㄣˋ
感情革职拿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官场等。
近义词革职查办
英语remove somebody from office and punish him for his crime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逴俗绝物(意思解释)
- 脆而不坚(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举措不当(意思解释)
- 留恋不舍(意思解释)
- 以身作则(意思解释)
- 墨汁未干(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池鱼之殃 |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
不言而喻 |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一如既往 |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完全;如:像;既往:从前。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