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毫析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基础信息
拼音fen hao xi li
注音ㄈㄣ ㄏㄠˊ ㄒ一 ㄌ一ˊ
繁体分毫析釐
感情分毫析厘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分析细微深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去住两难(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稀里哗啦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
早出晚归 |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叫化子 | 乞丐。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母夜叉 | 比喻凶悍的妇女。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