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凡起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例子《艺凤堂友朋书札·陆心源》:“本拟为志局发凡起例,商订章程。”
基础信息
拼音fa fan qi li
注音ㄈㄚ ㄈㄢˊ ㄑ一ˇ ㄌ一ˋ
繁体發凡起例
感情发凡起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籍资料。
近义词起例发凡
英语introduction and guide (to a book or a subject)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书通二酉(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报雠雪恨(意思解释)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释)
- 花天酒地(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