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见薄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见识短浅。
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例子浑家李氏却有些短见薄识,要做些小便宜勾当。(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五卷)
基础信息
拼音duan jian bo shi
注音ㄉㄨㄢˇ ㄐ一ㄢˋ ㄅㄛˊ ㄕˊ
繁体短見薄識
感情短见薄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谦词。
近义词孤陋寡闻
反义词见多识广、深谋远虑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势力之交(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屈指可数 |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咄咄逼人 | 1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2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洗耳恭听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材优干济 |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