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抽薪止沸 |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使心用腹 |
用心思,使坏心眼。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祸国误民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