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而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例子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uan xi er ding
注音ㄔㄨㄢˊ ㄒ一ˊ ㄦˊ ㄉ一ㄥˋ
繁体傳檄而定
感情传檄而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不战而胜。
近义词传檄可定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阿谀奉承(意思解释)
- 奇花异草(意思解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青出于蓝 |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生龙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命途多舛 | 舛:不顺,不幸。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